篇1:九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4.通过形成性测验,检查复习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多次的测试是以化学知识系统为线索,将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结果跟教学目标相对照,借以考察所达到的程度与差距,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工作中的缺陷,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找出原因,从而获得反馈信息和对学生作出评价又称形成性测验。
我除了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四)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4.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最后阶段是自我复习,自我完善阶段。由学生阅读、消化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五、教学进度表
略
篇2:九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九(6)、九(9)班的科学教学任务,这两个班的学生根底普遍还可以,所以在备课和作业等方面有很大的挑战性。不过,两个班级都有存在一些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自控力量较弱,有些学生好动多嘴,影响课堂效率;在作业的完成上折扣较大,订正也不到位。深入调查得知这些学生家庭往往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如离异单亲或父母不在身边等。学生根底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到初三了,对学习更加没有信念。因此如何培育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念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本着新课标的要求,这学期我将着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力量、探究力量和创新力量。
二、教材分析
“科学”是一门新设置的综合课程,它的内容大局部是不熟识的,熟识的仅仅是一局部内容,而且呈现的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很有必要对教科书整体构造体系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内容有所连接。这个学期的《科学》教学非常重视探究和主动学习,给学生以更多的时机实践、探究和思索,教科书中每章都安排了探究内容,还有一些讨论性学习课题,以提高学生进展科学探究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分析
《科学》课程以学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1、喜爱自然,对自然界保持较强的奇怪心,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2、崇尚科学、信任真理,形成用科学学问为祖国和人民效劳的意识。
3、能在统一的科学概念的根底上,理解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内的根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并把握相应的根本技能。
4、能用所学到的科学学问与技能解释重大自然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的问题和个人决策问题,以及反对迷信和抵抗伪科学。
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学问、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四个方面。
四、教学建议措施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九年级新课将在3月下旬完毕,其余时间将转入中考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的大局部时间。复习是帮忙学生对所学学问进展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稳固过去所学的学问,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学问,并进一步把握学习学问的方法。在提高娴熟程度根底上能敏捷运用所学学问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洁、机械地重复所学学问,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我作了一些探究。
(一)熟识课标,完善复习的指导思想
1.不超标,留意紧扣课本。(教学论文)回到课本,并非简洁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察面广,若根底不扎实,不敏捷,是难以精确完成。因此必需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狠抓双基。重视根本概念、根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学问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力量。复习要留意培育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力量、探究力量和综合多项学问或技能的解题力量。
5.分类指导。学生存在智力进展和解题力量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慧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力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问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详细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行少。初三化学学问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学问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学问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展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拟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展。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根底上抓住重要内容进展专题训练。尤其是有肯定难度,有肯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实行敏捷多样的复习形式。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争论、让学生对试验装置进展改装,对结论进展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展题型分析,把握解题规律。不管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把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忙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需在阅读多种资料的根底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展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把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学问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送。
(三)加强信息反应,准时调整教学规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应,正如掌握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需由某种反应过程来供应信息,看它是否到达预定目标,最简洁的反应是检验任务的胜利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
篇3:九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1.前言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九年级学生设计一套全面、系统的科学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本教学计划的编写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2.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知识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目标: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其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和对科学伦理的认识。
3.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涵盖了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模块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2.模块二:光的传播与反射
3.模块三:电和电路
4.模块四:机械的基本运动
5.模块五: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演化
6.模块六:细胞与遗传
7.模块七:地球与地理环境
8.模块八:科学探究与实践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评价
本教学计划将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方式将以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表达和思考能力。
6.教学资源
为了有效实施本教学计划,将需要以下教学资源:
1.教科书:九年级科学上册教科书。
2.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3.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7.教学安排
本教学计划将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教学进度进行安排,具体安排将在授课前几周向学生和家长发布。教学安排将包括每个模块的授课时间、实验时间、作业时间等细节内容。
8.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科学教学,培养九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模块,并提高其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希望本教学计划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九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科学》课程以学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2、崇尚科学、相信真理,形成用科学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3、能在统一的科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内的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
4、能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解释重大自然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的问题和个人决策问题,以及反对迷信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科学、技术与社会
鉴于以上理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科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在科学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共4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代谢与平衡”。这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空气与生命“共同构成了化学部分的基础知识体系。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上,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来理解物质变化的原理。这一章学习了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即对一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进行分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的变化中归纳其性质,从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用途。这是带有普遍性的科学方法,为下一步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通过学习物质的组成来给物质分类。在系统了解各大类物质的性质之后,通过化学反应,就可以使物质发生转化,产生新的、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者通过转化,使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变成无害或有用的物质,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使用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现代科学把物质、能量、信息作为三个并列的基本概念,可见能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学范畴。虽然能量这一章内容比较侧重于机械能、电能、内能、功和功率的计算等,但作为综合性的课程,特别要强调的是能量不局限于物理学范畴,它与生命科学、宇宙和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均有密切的相关性。能量的内容会涉及到力的运动,需要用到有关力的测量和单位、力的方向等知识,由于七年级下学习“运动和力“时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尽可能降低难度,所以在学习能量这一章时,还应回顾和重温有关力的知识。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与八年级上“电路探秘”、八年级下“电和磁”这两章内容有关,一些计算题要用到电流、电压、电阻等相关知识及欧姆定律,因此,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要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
第4章“代谢和平衡”,学习生命活动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平衡。以新陈代谢为中心,以人为实例,学习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里有必要回顾和复习八年级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中的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
九年级上有10个探究活动:“在盐酸除铁锈实验中,气体是由什么产生的”,“金属的用途与金属物质的关系”,“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怎样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杠杆能够省力还是费力”,“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影响酶作用的因素”。这些探究包含了提出假设、获取信息、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九年级上中共有6个学生分组实验:“土壤酸碱性的测定”,“碱和盐的性质”,“物质的鉴别”,“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研究杠杆的平衡”,“解剖猪的心脏”。另有5个选用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当地酸雨情况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金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寻找自行车中的杠杆”,“我国大江大河水电站建设情况”,“怎样防止龋齿”。这一系列探究活动,分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探究、重视实验、既动手又动脑的教育理念。
三.重点难点
第一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了解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会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循环..情况分析:
五.教学措施:
1、转变观念,重新给自己定位
2、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演示和学生实验3.重视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知识的产生过程4、重视科学知识的应用5、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
8.30-9.51.1物质的变化
9.6-9.121.2探索酸的性质
9.13-9.191.3探索碱的性质、1.4几种重要的盐
9.20-9.26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1.6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9.27-10.3第一章练习
10.4-10.10国庆放假
10.11-10.17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2物质转化的规律
10.18-10.242.3常见的材料、2.4材料的发展
10.25-10.31第二章复习
11.1-11.73.1能量的相互转化、3.2能量的转化的量度、3.3认识简单的机械
11.8-11.14期中复习
11.15-11.213.4动能和势能、3.5物体的内能、3.6电能的利用
11.22-11.283.7电热器、3.8核能的利用、3.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三章复习
11.29-12.54.1食物与摄食、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2.6-12.124.3体内物质的运输
12.13-12.194.4能量的获得、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2.20-12.264.6代谢的多样性第四章练习
12.27-1.2第六册教学
1.3-1.91.1宇宙的起源、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1.3恒星的一生
1.10-1.161.4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1.5生物的进化、1.6进化与遗传
1.17-1.23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