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手机进校园的讲话稿(精选4篇)

时间:2024-07-10 11:50:22
拒绝手机进校园的讲话稿(精选4篇)

篇1:拒绝手机进校园的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1班焦睿涵,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莫让手机偷走了我们的梦想》。

上周二10月16日,赵丽颖官宣结婚的消息在网上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相信很多同学在当天就已经知道了。很多同学对明星八卦津津乐道,却很少有人知道10月16日到底是一个什么日子。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铭记的日子——54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一清晨校园广播的新闻又有几个同学留意到?“英雄枯骨无人问,明星家事天下知”,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高中生不能随波逐流,而是应保持纯真的自我,把握好奋斗的三年,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点亮民族的未来。

德国是个教育零成本、零门槛的发达国家,手机、网络的普及比*更早、更快、更广,当今德国小学新生多动、易暴怒、提笔忘字、做题粗心、记忆力差、性格孤僻等问题的出现都比移动时代之前有了明显的增加。沉迷手机不仅危害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个人思想体系的形成。“百度一下”创造不了苹果,也拿不到诺贝尔奖,真正的思想来自于对学习的严肃思考和不懈努力,来自于撬动整个世界的壮志豪情,来自于志于道者的交流碰撞。而偷偷携带手机的同学从手机中学到了什么呢?是,还是考试作弊?是攀比、炫耀,还是爱慕虚荣?

是抛弃年华、止步不前,还是挥霍生命?手机这个原来用于方便联络通讯的信息工具,在我们高中生中成为了娱乐消遣的玩物,成为了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媒介,玩物则丧志,如果失去了抱负和理想,我们还有什么?我们可以想想,等到将来我们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玩手机时,我们手中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本,是否只能看着那些以勤奋和汗水换取生存本领的所谓落伍者去娱乐,若真是如此,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有位社会学家曾忧心忡忡地说:“我很怕以后的世界将会是一个可怕的两极分化的世界。一批四肢发达、头脑复杂、出身名校的超级精英,想圈养肥猪一样,统治一群懒惰肥胖、空余时间都沉溺在虚拟世界里空虚度日的麻木御宅族。只要精英们乐意,随时让他们变成炮灰。”同学们,你们愿意被圈养,甘当炮灰吗?

在校携带手机不仅违反了校规,更是思想不够成熟的表现。一个合格的高中生耐得住孤独,可以在碎片化的喧嚣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绝不会存在带手机、看闲书等行为。因此我们应远离手机,在虚拟世界的诱惑下仍然坚守自我,绝不能让我们的梦想因手机而破碎。

同学们,我们的梦想绚烂多彩,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理智的头脑,为了自己的大好前途把握好高中生活的重点,专心于学习知识和丰富自我,莫让手机偷走了我们的梦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拒绝手机进校园的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把手机留在家里,把心留在学校》,诱惑千万种,手机第一种,把控不到位,亲人两行泪。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在我们身边,不知节制地使用手机的现象很令人担忧。有些同学把手机带入了课堂,调到静音状态,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玩,看电子书,玩网络游戏,追剧看电影,有的同学还微信、QQ聊天,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消息,自己没有认真地学习,还严重地影响到身边同学的学习。我认为,对中学生来说,将手机带进校园,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是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二是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造成许多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思潮通过手机蜂拥而入,毒害青少年。

三是学生使用手机晚上躲在被窝里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深夜不睡,干扰他人休息,要知道业精于勤荒于嬉,手机一旦成为娱乐品,既浪费学习时间,又降低学习效率,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影响学业。

四是课堂上玩手机,看电子书,收发短信,扰乱教学秩序,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成绩一落千丈。

五是更有甚者,利用手机考试作弊,严重败坏考风,破坏学风,影响了应有的考试评价。

说起禁止手机进校园,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些同学可能会说,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啊!别担心,这时候我们的学校便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将手机带进校园干扰的是别人,祸害的是自己,为此,我校也一再要求:中学生禁止带手机进校园。同学们,请相信我们的学校,相信我们的老师,他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一定是会从我们的角度来考虑,我们成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所以,我向全校学生发出以下倡议:一是不要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以不带手机为荣,以不互相攀比为优良品质。

二是希望广大同学积极响应,起好带头作用,学生干部及各班班委应率先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不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三是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加重父母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是讲正气,树新风,敢于对身边玩手机的同学说“不”,对影响我们学习的同学,不姑息,不迁就。

在此,我将率先示范,坚决做到不带手机进校园,同时愿意接受全校同学的监督。

同学们,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的训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既然追求理想,那就要贯彻到底。让我们加强自制力,向在学校使用手机说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努力去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吧!

篇3:拒绝手机进校园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X班的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拒绝手机进校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为了方便与同学们的联系,给同学们配备了手机。但是,我们同学将手机带进校园的.同时,也给成长中的自己和学校的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现在正处在身体发育关键时期,频繁使用手机,其辐射会损害我们的脑部神经,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失调、视力下降等。另外还有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小说、观看或传播不良视频,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也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二、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同学经常在上课、学习、休息时间利用手机玩QQ、微信等聊天软件,或玩游戏、看电影,致使上课、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也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休息,甚至扰乱课堂秩序。还有一些同学在手机聊天中说脏话、搬弄是非,制造摩擦甚至因此打架斗殴,影响恶劣。

三、一些同学还利用手机查阅作业答案或者考试时进行作弊。这些行为不仅贻误了学业,还败坏学风、考风。

四、容易形成攀比心理。手机的款式更新快,无论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很多同学比较的对象,容易让大家养成奢侈攀比的不良风气。

五、携带手机成为学生人身安全的一种隐患。放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同学边走路边发玩手机或戴着耳机听歌,丝毫不注意身边的交通路况,这种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同学们使用手机还极易引发偷盗、抢劫事件,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同学们,无数的事例说明,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已经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我国很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如南京外国语、南师附中、湖北黄冈中学等,明文禁止学生在校期间携带或使用手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等电子产品;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是一种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得到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支持。“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保证集中精力用于学习,保障身心健康”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为加强校园管理,促进同学们身心健康成长,现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1、作为中学生不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MP3、MP4及其他相关游戏类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2、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

3、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营造无手机的良好氛围,积极建设无手机校园。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校园内不携带手机、不使用手机。让我们把手机留在家里,把心留在学校!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4:拒绝手机进校园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是_______班的__________,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拒绝手机进校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为了方便与同学们的联系,给同学们配备了手机。然而,我们带手机进校园,却给自己和学校的管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正处在身体发育关键时期,频繁使用手机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手机辐射会损害我们的脑部神经,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失调、视力下降等。此外,沉迷于网络小说、观看或传播不良视频,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他人。

其次,使用手机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同学在上课、学习、休息时间玩QQ、微信等聊天软件,或者玩游戏、看电影,这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影响自己的休息。此外,一些同学在手机聊天中说脏话、搬弄是非,甚至打架斗殴,影响非常恶劣。

第三,一些同学利用手机查阅作业答案或者考试时作弊,这不仅贻误了学业,还败坏了学风、考风。

第四,手机的款式更新快,容易形成攀比心理,养成奢侈攀比的不良风气。

第五,携带手机成为学生人身安全的一种隐患。很多同学在放学的路上发短信、打电话或戴着耳机听歌,忽略了身边的交通路况,这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同时,使用手机还极易引发偷盗、抢劫事件,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已经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我国很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如南京外国语、南师附中、湖北黄冈中学等,明文禁止学生在校期间携带或使用手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等电子产品。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是一种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得到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支持。“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保证集中精力用于学习,保障身心健康”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为了加强校园管理,促进同学们身心健康成长,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1、作为中学生,不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MP3、MP4及其他相关游戏类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2、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

相关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