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教师帮扶工作计划
为了充分发挥老敎师带头作用,抓好新敎师队伍建设,促成青年敎师快速成长,提高新敎师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敎育敎学要求,进一步营造学校新老敎师相互学习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师徒结对活动。该活动不仅有利于新敎师尽快适应敎学,亦能增强老敎师责任心,更有利于新老敎师及时总结敎学经验,共同成长。按照学校安排,将为一批新敎师聘请指导敎师,结成“老带新”对子。在今后敎学活动中,新老敎师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敎育敎学水平。
一、结对情况
语文组:指导敎师—XX新敎师—XX数学组:指导敎师—XX新敎师—XX
敎研组长语文思品组—XX
数学科学组—XX
二、活动内容和措施
我们将利用工作时间,在议课、备课、听课、评课、交流探讨等方面进行相互学习,力争使新敎师尽快适应敎学环境,提高敎学能力,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
1、对敎材研究帮扶
与年轻敎师共同钻研敎材,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册敎材重点是什么?本学年度、本学期敎学目标、训练重点是什么?这一课重点、难点又是什么?这一课学生要掌握哪些内容?该采用哪些合适敎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对于这些重要问题,在“老带新”活动中我们将充分开展交流,让年轻老师真正走进新敎材,走进敎研,让敎研之花在我们心中盛开。
2、对课堂敎学帮扶
开展听课活动是提高敎学质量最为行之有效办法之一。老敎师尽可能地多听新敎师课,课后进行评课,对其在敎学中出现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对在敎学中出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地提出,并督促其改进。新敎师每周听一至两节课指导敎师示范课,课后写出反思心得,也适当提出新敎法、新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改进建议。
3、对平时敎育敎学帮扶
对于新敎师在敎学中遇到疑问,我将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并时常传授自己在敎学中一些成功经验,例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敎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并能完成敎学任务等。
三、指导新敎师完成一定任务:
1、主动学习敎育敎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
2、积极参与备课,主动发言,大胆提出自己设想,提高分析能力。
3、认真听课,参与敎研活动,学习他人先进经验。
4、经常进行敎学反思,写随笔。
总之,我们要充分竖立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意识。希望经过共同努力,新老敎师在帮扶过程中能实现“双赢”良好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努力提高敎育敎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2:教师帮扶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村小教师,我深感自己的职责和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不断提高自己,我决定加入帮扶小组,与中心校教师王老师和赖老师一起学习、成长。
为了全面落实《宝兴县“希望工程·同e堂课”项目试点》的任务和要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明确目的,提出要求,制定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专业知识,以敬业刻苦为出发点,以严谨治学为工作态度,以坚持不懈为工作原则,争取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如下:
1、每学期至少上交4篇以上教案,以便帮扶教师给予指导,提高自身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2、每月至少向帮扶教师开课1节,请其给予指导,并认真听取详尽的导评,以便帮助自身教学基本能力的提高。
3、每月至少听帮扶教师上一次示范课。
4、每学期在帮扶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设计方案,并向帮扶教师作校内汇报课一节。
5、每月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书面小结,每学期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书面总结,选择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帮扶教师指导下开展行动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每学年至少写1篇心得或体会,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材料的整理收集。
四、在帮扶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任务:
1、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
2、积极参与备课,主动发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提高分析的能力。
3、认真听课,参与教研活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
4、经常总结教学的反思和随笔。
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汇报课和公开课,及时交流,认真思考,在活动中交流与成长。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六、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做好教育教学笔记,做好学习活动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纸质及电子档案)。
篇3:教师帮扶工作计划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老师。为了顺当实现学校进展规划,尽快适应新课标、新教改的要求。并依据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和要求,特制定本学年度老师帮扶工作计划及方案。
一、培育目标
为了使学校物理老师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取得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尽快适应新课标和新课改的要求。使老师由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并尽可能早出科研成果。使之成为学校物理教学的骨干老师和教学能手。开展老师帮扶工作。要求在三年时间内,通过帮扶结对、集体备课、校本培训、校外学习等手段,使老师尽快熟识所教年级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掌握教材学问体系及导学案的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使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内容及要求:
1、师傅要在以下诸方面对徒弟的工作赐予关心和指导。学校对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所任学科专业思想的确立、学科课标的学习、学科教材的分析、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后进生的辅导、试卷的讲解分析、教育教学现象的分析、课外活动的开展、教育教学的专题探讨、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及如何评课等方面都要赐予具体的指导关心。
2、师徒要真诚合作,做到教学相长。徒弟仔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虚心、主动地向师傅请教。师傅对徒弟工作中的缺点或失误要明确指出,耐心关心,把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阅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通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徒弟要能够较为精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顺当完成教学任务。
三、实施细则
1、共同备课。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重点难点。徒弟新课教案每学期至少有五篇详案,要经师傅批阅(要有修改痕迹),修改后,再上课。
2、互相听课。师徒间相互听课,师傅准时对徒弟进行评课,对于优点要准时表扬,并指出不当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徒弟要仔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徒弟听师傅的课,要仔细记好听课笔记,写好听课后的感受。
3、每学期师傅听徒弟课不少于5节,听课后要在听课记录上留有对徒弟上课过程中优、缺点的记录。
4、学期末徒弟须向学校上交本学期听课笔记,本人经师傅修改的教案,师傅评课意见、及自己的教学反思(五次)。
篇4:教师帮扶工作计划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老师成长结对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一、帮扶对象:
1、教龄在5年以下的新老师(不含5年)
2、任班主任工作未满2年的现职班主任(含2年)
3、其它自愿参与的初级职称老师
二、帮扶形式:
实行“共同讨论,集体关心”的形式,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相互帮扶。
三、帮扶目标
1、引导有待提高的老师学习具有丰富的训练教学阅历的老师,树立
热(爱)训练、热(爱)学校、喜爱同学的思想,确立为训练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
2、引导有待提高的老师学习校纪校规,培育遵章守纪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3、引导有待提高的老师连续加强训练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提高训练教学力量。
4、引导有待提高的老师在学习学校优良的训练阅历的同时,能够不断创新。呈现自己的风采搭建一个平台,提升师德、师品、师艺。
四、帮扶双方职责:
(一)指导老师职责
1.全面关怀被指导老师的进展,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以自身的良好素养去影响、引导有待提高的老师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喜爱训练教学工作。
2、全面跟踪被指导老师的课堂。结合学校听课制度,每周完成至少1节,课后准时交换意见,对在教学中消失的问题和不足要准时地提出,并督促改进。
2、指导老师要本着对学校进展负责、对有待提高的老师的进展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依据学校对老师的详细要求,仔细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如:指导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每月检查教案等)。
3、指导老师要关心有待提高的老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方案,指导、辅导他们上好见面课、汇报课和各类公开课。并准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帮助他们(查找)良好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水平。
4、指导老师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制订学期教学方案、教材分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批改作业、学科辅导等。
5、了解有待提高的老师训练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关心解决。指导他们加强学习,进行训练教学的科研。
(二)被指导老师职责
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敬重指导老师,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不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学习状况、工作体会和教学感悟。
2、仔细学习业务学问,仔细阅读训练、教学杂志和文章,并做必要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勤于动笔写教学反思、记录身边的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要有专用读书笔记、每学期期中期末各有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3、努力上好每堂课,并请指导老师听课、评课,一学期至少上好一堂公开课,仔细听业务指导老师的示范课。对比差距,查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途径,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结合学校听课制度,每周完成听课至少1节,课后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加以分析,在课堂中制造性实施。
5.被指导老师每月完成1篇教学随笔,上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批阅。
6、熟知本学科课程标准,要钻研教材,跟随业务导师的指导初步确定自己的教学讨论方向,第一学期可以在业务导师的指导下,对此有初步的了解(和业务导师共同参加课题讨论)。其次学期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能开展校级课题讨论)。
7、要虚心学习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对业务指导老师的课应当随时进班听,听完课后虚心向业务导师请教,并在工作笔记上具体记录。
篇5:教师帮扶工作计划
一、背景
教师帮扶是一项常年开展的工作,旨在帮助初入教育界的教师全面了解教育工作中的各项要素,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2018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帮扶工作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推手。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帮扶的方式,提高初入教育界的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提高各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起师徒相长的帮扶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教师互相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三、工作内容
1.鼓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开展实地帮扶活动
通过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开展实地帮扶活动,为初入教育界的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具体措施如下:
针对初入教育界的教师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进行全程指导。
安排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到初入教育界的教师所在学校,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安排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向初入教育界的教师展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巧,借此提高其教学水平。
2.开展教师教学交流活动
定期组织教师教学交流活动,借此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具体措施如下:
安排相关专家授课,介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巧。
组织各科教师编写教学案例,进行分享和交流。
开设小组讨论和研讨会,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合作。
3.定期开展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借此提高各类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安排专家授课,介绍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最新政策。
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压力。
举办教学比赛和评选,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工作效果评估
定期引导初入教育界的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
建立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将教师帮扶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相关成果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结果。
定期开展教师帮扶工作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观课、听课、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帮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工作保障
落实经费保障,保证帮扶工作正常开展。
安排时间设备,为教师培训和教学交流提供支持。
加强机构管理,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六、总结
教师帮扶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相关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将是我们这个领域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通过制定本计划,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推动全国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