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4-12-19 11:15:28
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通用5篇)

篇1: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学校启动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月”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我校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对提高学生综合文明程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工作思路: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教育,增强了学生文明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文明习惯,树立了高雅文明的学生形象,努力营造了校园美丽、清洁、和谐的育人环境,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级的职能作用,以建设“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为主题,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认识到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文明行为活动月为教育契机,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和遵规守纪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主题明确,循序渐进

为逐步提高学生行为养成,全面落实各项规要求。“争做文明学生”、“爱校护护校”、“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等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容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和美的熏,从文明礼貌习惯到卫生习惯,从学习习惯到体育锻炼习惯,从严于律己到爱校爱班,循序渐进,由点及面地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并通过德育处进行督查,保证了活动效果。

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文明行为月活动开展以来,各班积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告别不良行为,我为学校添光彩”大做好人好事活动。校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校园有不少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还有不少同学积极为学校、班级服务,遇到校园不净处主动打扫,看见纸屑弯腰拾起,为班级贫困同学献爱心。通过大做好人好事,让我们真情实意地回报社会,回报身边关心我们的人。

五、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首先,各班开展了《xx》、《守则》人人会说、会背、会用“三会”达标活动。要求各班学生课前背一条,周周进行班与班比、组与组比、人与人比。其次,利用队会、班会课进行以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了我为祖国送礼物感恩手抄报、我为祖国妈妈献首歌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

六、落实规,巩固成果

各班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要求学生的言行。同时,各班都进行了养成教育,配合文明行为月的展开,杜绝迟到早退和乱扔的现象,对学生留长发、戴首饰的不良习惯进行了纠正,对乱踏花木、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统一要求佩戴红领巾,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习惯。同时,学校健全了值勤班规章制度,加强对每日常规活的检查、评比力度,从两操、课堂纪律、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加强了检查力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和班主任联系一起处理,并对违规违纪学生逐档,由此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值日生工作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兴起了文明之风,同学们互相关心,监督,集体荣誉感普遍增强。通过活动的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文明礼貌不仅能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七、积极总结,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这次文明行为月活动,校园文明之风逐步盛行,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为进一步巩固文明行为月的成果,由少先队大队部牵头,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将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篇2: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20xx年12月1日-31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政教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以“我节约,我干净”为主题的专项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带零食入校园的现象不见了,校园、教室、走廊地面杂物、包装袋、废纸看不到了。看到的是校园各个角落卫生干净整齐井然有序局面,看到教室卫生洁具摆放整齐,窗台墙壁擦得一尘不染,看到厕所每天整理干干净净闻不到任何异味,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要想黄鹤一去不复返,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维持的。清新洁净的校园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她。

现就这次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此次活动中值得提倡的:

1.此次活动自开展以来,全体教师广泛参与,平日都以身作责,除了自己不随意丢垃圾还主动捡垃圾,工作热情积极性高涨,不图名利默默奉献。而这正体现出了教师高尚的精神风貌,这将有利于我校以后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政教处制定出了完善合理的活动计划、实施措施。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班队会、向学生宣传此次活动目的做法。校长多次在学校行政会、教师例会重点强调。使每一位教师都清楚的认识到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并提高了自己的环保理念。

3.此次活动中,各班级卫生小卫士、文明监督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每天除完成自己当天学业外,还负责监督其它学生不文明行为同时负责捡拾地上杂物、废纸、包装袋等。正是有这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顺利开展。活动开展一个月以来,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主动捡起地上杂物,捡完本班地上见其他班级,不分彼此。捡垃圾一项就达200多人次,一部分人不止一次捡起地上丢弃垃圾、杂物等。形成你无意丢,我主动捡。让丢着不好意思再丢,捡拾者捡不到垃圾。到目前能主动捡垃圾受表彰人达五六十人。

4、活动期间,各位年级主任、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为学生做出了表率,这这不一一提名表扬。特别提出表扬的是门卫赵合有,每天见他拿垃圾钳在校园里转捡地上杂物,正是有一批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学校卫生保持才有今天干净整齐良好局面,对这些人我们非常敬佩,同时衷心表示感谢。

5、领导非常重视,活动期间,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指出不足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活动出现问题,便于活动顺利开展。为了让活动人人知晓,学校组织人对学生问卷调查,以此督促学生知道为什么干,怎样干,干到什么样为满意,这些做法在此次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6、本次专项活动中,表现好的班级有1.1班、1.3班、3.6班、3.8班、4.1班、5.1班、6.3班,这些班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主动捡拾垃圾人次多,学生也为出现随意丢垃圾现象,营造良好氛围,学校特提出表扬。

二.此次活动中的不足:

1.有一些小卫士胸前挂有文明监督牌,见到地上有废纸视而不见不主动捡拾,在实际活动中,自己做的不好,监督也不到位。

2.仍有少数人行为习惯不好,随意往地上对垃圾,造成地面有杂物,不利于活动顺利开展。

三.经验总结:

1.一切有利于活动的方法措施都应该拿来并继续延用于其他的活动之中。应在每进行一周后对上周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增加对工作动力和干劲,增强荣誉感。

2.以后的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以方便活动的进行。另外,还要做到对卫生文明监督员严格考勤,对于某些经常不到者,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必要时取消文明监督员资格,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是很必要的。出勤较好者,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今后要求;

前一阶段,在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卫生保持取得非常优异成果,做到我节约了我干净了,并且做的非常好。但我们不要骄傲自满,认为今后不需要在做了。恰恰相反,我们要借此东风乘胜追击,把我们养成好的习惯继续发扬下去,做得比以前更好,今天的总结并不代表结束,它是新的更高更远更高要求的开始,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篇3: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学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要求,深入贯彻《xx区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我校进一步强化了养成教育的领导与组织,在全面推广各种习惯的同时,确定重点内容,我校按照局重点工作把读记习惯和书写习惯作为重点培养目标的同时,把文明习惯作为本学期的主要培养内容。

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从细处着手,科学、规范、有步骤的推进养成教育工作,现将我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

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

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3.开学初我校要求各位班主任教师制定养成教育工作,把读记习惯和书写习惯作为重点工作同时,把文明习惯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方向。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二、养成教育工作重点

1、文明习惯本学期我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主要突破口,通过“一台”(校园广播台)、“一式”(周一升旗仪式)、“一岗”(校文明礼仪监督岗)、“一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全面开展“文明习惯”教育活动。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文明礼仪内容,使文明习惯得到很好的扩展和延伸,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将工作做好做实,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

2.采取了“日检查、周评比”制度,其中日检查是基础管理,周评比是及时反馈、强化教育,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查评和常规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有较大程度进步,学生的文明意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所养成。

3、写字习惯合理安排练字时间。每周二第七节课为写字课时间,周三第七节课为练字时间,每天中午1:00--1:15为师生练字时间,学生平均每天练字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为提高师生书写水平,把此项活动落实到位,校长和教导处将到各班进行检查。

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作为班主任更应在中学这一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

篇4: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下面谈几点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体会。

一、注重多方面习惯的培养

1、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3、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

(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o"思想"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

(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

二、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

总之,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篇5: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在教育领域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最为棘手的,尤其是小学教育。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训练主要有十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等等。

三、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职责,培养习惯

开学初我校各班开展了“一人一岗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集体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我对学生说,你的一点点失误就可以给集体带来批评。相反,你的一点点进步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表扬。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有更多的光荣。

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所以各班进行岗位的分工。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岗位后,就要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如各班对每个学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上,如每人座位下边必须做到没有纸屑,擦黑板,收拾讲台,倒垃圾等。卫生检查长及时检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

我们每周末都要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小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也要尽可能多的对学生提出要求。

(2)、树立典型,带动整体

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如三年级学生刘雪纯、四年级马佳玉、六年级郭晓阳等已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对于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总会给予肯定、表扬。特别对于个性强的学生,我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学生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如我班杨壮壮同学,平时顽皮淘气,纪律松懈,和同学常有吵闹现象,学习也马马虎虎。可我发现在开学初的大扫除中,他劳动特别起劲,他把窗台擦得很干净,擦好窗台后,他又把抹布用肥皂粉洗得干干净净。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简单。大扫除结束后,我把“表扬杨壮壮认真做卫生”几个字用红粉笔大大写在黑板上,把他洗过的毛巾给大家看,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并要求全体同学向他学习,起到了带动整体的作用。在那一刻孩子的脸上的微笑是灿烂的,这又何尝不是孩子学习旅途中一个新的起点呢?开学到现在,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杨壮壮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他的表现还时有反复,但终究在进步,令老师、同学感到高兴。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班班风班貌良好。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行为习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xx小学

20xx年6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