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的演讲稿(通用4篇)

时间:2024-09-22 18:29:59
关于勤俭的演讲稿(通用4篇)

篇1:关于勤俭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勤俭节约》

还记得那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首诗吗?人们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谈论节约食物是一种陈词滥调,应该被抛弃。如果你环顾你的生活,你会发现食物浪费几乎无处不在。

当人们忽视餐桌上的食物时,没想到粮食危机正在潜伏。中国的现实是人多地少,虽然,袁隆平的高产量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饥饿问题;但粮食短缺,对于十三亿多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不是一个遥远的记忆,现实的境遇似乎远没有如此乐观,一些粮食专家的分析结果更像是一种警告: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中国在3年后可能发生严重粮食短缺。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再过二三十年,中国的粮食__将严重地倚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又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所以危机在所难免。你手里的钱到时能填饱肚子吗?

节约食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不是说你的生活是好的,你可以浪费它,如果你负担得起。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节约是光荣,浪费是耻辱”的口号永远不会过时。

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在内外国留学生节俭意识都比咱们本国的学生要强。每次这些外国留学生,吃完饭交餐具时,我发现他们都把饭莱,吃得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剩下过,而咱们本国的大学生好像每天不倒掉点儿饭菜就没面子似的,看着他们糟蹋粮食,心里真不是滋味。

他们这样做分明是不尊重劳动者。"是啊!这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

篇2:关于勤俭的演讲稿

敬重的各位指导、评委、教师,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兴奋站在这里与大家高唱一支节省之歌。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叩问心灵,崇尚节省》。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进行“打造节省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积累如山。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许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一般通的中同学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浪费铺张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观察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省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节俭节省为荣,浪费铺张为耻。试问,当节省被放入史册,当铺张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伤吗?

回忆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楚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打算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辛奋斗,才换来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我们又怎能让浪费铺张凌驾于节省朴实之上呢?

节省是一种财宝,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实的东西。我们不曾遗忘,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迟疑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省的感召,节省的力作,节省的召唤!

今日,时代召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立节省性社会〞不是一句一般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省荣耀,铺张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铺张现象还在持续不断,莫非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省意识,提倡节省,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省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典范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分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用法一次性筷子时,你决然回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辛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省蔚然成风。

伴侣们,节省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内燃起,节省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省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省,奏响节省的主旋律,创始华夏的新篇章!

篇3:关于勤俭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__,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甩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包、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还有,每到暑假时候,毕业班的同学,把还可以穿的衣服当作垃圾丢到垃圾房里,那几天,石岩镇很多收垃圾的,三轮车、摩托车的工友穿着我校的校服在街上游荡。

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多少人,贫困时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终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贵时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使千万家财、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

在当今条件下讲勤俭,其意义已经不止是物质上的克勤克俭,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勤俭节约美德更不能丢。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篇4:关于勤俭的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

今天,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