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听课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为充分发挥名教师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实现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0学年十六周周一至十七周周五,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名教师跟踪听课”活动。本次活动中,开课执教的白秋凤、邵毓敏、黄斌和高健全老师备课认真到位、上课生动灵活、教学风格独特,共开课40节。教师听课76节,并认真填写了《平顶山教育学院名教师跟踪听课小结》。
二、名教师课堂教学特点
XXX老师: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语言表达能力强,能以准确精炼的语言概括学生的回答,注重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相结合,话题作文实效性强。邹老师从考试的作文题目出发,深入剖析话题作文的特点,归纳三条准则,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通过各种各样的话题作文题目的训练,将学生的思路进行拓展和发散,真正达到由点及线再到面的思维宽度。
XXX老师:
1、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能够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上师生互动非常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十分和谐,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2、把发现问题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通过教学引发更多新问题并一一解决。分析问题全面、准确、深入,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课堂上,她注重引导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XX老师:
1、对学科知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孤立地看待单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大大的开阔学生的思路,将多个基础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重视知识体系的有意义建构。
2、不同课型采用不同方法,习题讲解注重一题多解、注重对错题的拓展和强化练习。
XX教师:
1、上课深入浅出、环环相扣、讲解透彻,通俗易懂,循循善诱的授课风格,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注重培养细节意识,特别是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环节的细微之处。
3、备课不仅注重备教材,更注重备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机构和认知能力。
三、听课感想
四位名师讲课十分精彩又各有特色,课堂上老师们的那种机智的应变力、有条不紊的语言表达力、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力给职初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一节课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名师们非常明确,所有教学活动和方法都围绕目标展开。每个教学步骤,环环紧扣,逻辑性强,四十分钟课的知识含量高。特别是知识点的重难点上清晰有层次,从引入、学习到激活,条理明了、学生容易把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上既有例题讲解,又有学生讲解,同时还注重一题多解,及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注重学生学科学习能力深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这些正是我们新教师所要积极努力的方向。
其次,以学生为本,课堂充满活力。在这些老师的课上,课堂设计互动的成分比较多,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难度适中、环环相扣,面向全体学生,能让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种课堂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能更好地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也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再次,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机智自然、和谐、巧妙。年轻教师有时候最怕课堂出现偶发事件,尤其是文科科目,学生思维的不定向发散常使老师语塞,阻碍上课进程。但这四位名师的课堂却很活跃。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各种思考结果,这些老师或用三言两语巧妙带过,或由此及彼进行系统的解析。
然后,四位老师学科功底厚实,语言能力强,个人魅力足。课堂中,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显得非常重要,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枝一叶总关情”,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激昂生动,时而简练概括,帮助学生总结知识、深入思考。四位教师也都用儒雅的教态、精确的语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开启了智慧之门。
最后,四位教师上课富有教学激情。他们在课堂上高昂的教学情感始终深深地感染学生。
篇2:听课分析报告
本学期我对学校课堂教学坚持:走进课堂,深入学生,看课堂效率,估教学质量。在听课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课堂改进计划中所制定的本人教学的不足,以帮助教师共同完善改进的措施。下面我后半学期对教师的听课做如下分析:
一、课堂教学分析:
1、课堂优势分析:
(1)教师上课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在师生平等互动的氛围中教学。
(2)在教学中教师能不断的鼓励学生,用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用奖励分值的手段来鼓舞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教师能与学生平等对话,认真倾听学生的解题思想,及时发现学生独到的见解给予肯定与表扬,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环节,启发引导学生修正解题思路。也能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尊重同学的发言。
(4)教师能合理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虽然有的教师用简单的ppt幻灯制作,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5)教师都能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了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
(6)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如:付主任的这节课中整个新授教学环节为学生展示了一个较完整的数的认识与表达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足够的空间。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建模,能用小正方体、货币等新的模型来表达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7)低年级教师较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搭一搭、剪一剪等,亲身体验获得结果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
(8)在巩固练习的环节设计中,较能体现层次分明,由基本练习及拓展练习。有些教师的练习设计来自于学生平时作业容易出错的现象;有些教师能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思维训练题,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
2、课堂不足分析:
(1)板书是本堂课知识点的精华,要设计好板书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授知识的有利途径,教师的板书要针对本课的重点以简洁明了的词、句、图、标识性图标等设计。
(2)教师的提问有些单一,甚至有明显的针对性、导向性,有些抑制学生的思考空间,我们应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觉得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讨论,实验操作等进行体验总结。
(3)在讲评反馈中,一定要及时,除了巡视,还要积极让学生自主勇敢地说出错误,有利于及时纠正。
(4)教师有意识设计拓展题,但拓展题的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力控制,并能紧扣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评价:
这次听课活动我安排了一个评价:我根据听课内容出了1张练习卷,想通过这张练习卷掌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及薄弱之处,找一找失分的原因以便教师改进,从这几张练习卷来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当然有些班级个别学生错误率较高,我们将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能否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和多样性,以便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潜能的提升和发展。
三、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1、板书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浓缩,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笔画”式的勾勒。其作用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板书的观察和回顾,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地梳理。因而教师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和书写。其基本要求是简要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楚。板书的版式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关键是看板书是否能给人以最大的实效,是否能给人一种简洁的美。
2、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虽然我们也注意在课上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但大部分都是优生的活动。因此,我们将首先让学生心中有一种“说错了教师也不会批评”的安全感,再通过“能问”就有奖励的激励机制和逐步引导学生会问的指导方法相结合,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能“敢问、会问、善问”。我想,学生能提出问题,并不亚于解决问题。
3、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表明在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或是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设计开放练习时,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开展教师间的研讨活动,听课、评课,坐在一起帮助寻找各自的教学优势与不足,针对教学不足提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大家一起关注教学不足改进的达成度,制定的改进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继续完善与改进,通过年级组之间的互帮互助逐逐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篇3:听课分析报告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我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样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构成了大小不一样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教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教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日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经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一样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供给很多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构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经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我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忙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本事、操作本事、表达本事及分析、概括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