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合集

时间:2025-01-14 16:38:17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合集

篇1: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扣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篇2: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独特进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七个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竖笛学习、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名曲、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爱上音乐课喜爱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爱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改变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倾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倾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学问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四、教学任务要求:

1.强调正确的唱歌姿态,培育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与世界性的综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提高音乐素养。

4.做到精确轻声的唱歌,培育学生正确的发声。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仔细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备课时留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长音乐学问,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六、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

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好玩,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仿照。能随着熟识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区分节拍的不同,能够听。

2、心情与情感:

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洁描述;

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心情的改变。

篇3: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善于表达音乐情感、具有一定演奏和歌唱能力。

3.增强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创作欲望,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4.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与文化,拓宽音乐知识面,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学习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2.音乐表演:学习合唱、合奏、独唱等基本表演技巧,提高演奏和歌唱能力。

3.音乐创作: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音乐理论:学习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乐理、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知识。

5.课外活动: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音乐剧表演、合唱团等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音乐欣赏的启发:帮助学生领会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内涵,培养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教学辅助。

2.乐器:提供各种乐器供学生练习和演奏。

3.教材教具:选择适合初二学生的音乐教材和教具,辅助教学。

4.音乐厅:利用学校音乐厅和教室进行音乐教学和表演活动。

六、教学环境

1.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保持音乐教室通风、明亮,提供充足的音响设备和乐器。

2.创设音乐氛围: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热情。

七、教学评价

1.定期考核:通过考试、作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2.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3.鼓励发展:对于在音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安排

1.每周安排两次音乐课,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

2.艺术节表演:安排学生参加学校艺术节的音乐表演活动。

九、师资支持

1.提供专业培训:为音乐教师提供专业的音乐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

2.资源共享:学校鼓励音乐教师之间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和提高。

3.教研活动:开展音乐教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篇4: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感受电声乐队与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4、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舞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5、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6、能够背唱3—5首歌曲。

7、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主要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展开想象;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来发展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教学中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融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价值。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与课时分配:

16册共六个单元,音乐课时每周一节。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两课时;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两课时;

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三课时;

第四单元《歌剧世界》三课时;

第五单元《化蝶》两课时;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三课时;

期末验收考试。

相关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