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小学生亲子活动的总结
家庭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教育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两年来,丛台路小学以求实、创新的精神,总结多年的经验,积极探索亲子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亲子教育建设走向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现代化,并开展了家长的家教水平,更促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登上新的台阶。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亲子教育工作。两年来,学校组织班主任和骨干教师认真学习了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李岚清同志的《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以及市、区亲子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工作的相关材料。XX年、XX年我校分别进行了学生和家长两次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发现家长中外来打工、做小买卖以及在县里工作的比较多,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或是只看分数或是不闻不问或是简单粗暴的打骂。通过调查我们更加认识到家长的素质、思想品味、教育方法、行为习惯等都会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学习和问卷分析大家深刻认识到亲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任务的艰巨性。我们相信:抓好亲子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是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亲子教育做到“五落实”
1、网络化的队伍建设组织落实、师资落实
我校的亲子教育工作主要依靠四去队伍,1、是以校长为首行政参与的亲子教育管理队伍,负责亲子教育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2、是亲子教育讲师队伍,由校长挂帅,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骨干、聘请的校外市、区关工委讲师各一名,律师医务工作者及“为国教子”好家长代表、班主任共35人组成,做到师资队伍多元化;3、是热心亲子教育教学工作的家长、校领导、讲师参与组成的亲子教育校务委员会,在亲子教育中起指导作用。4、是由学校领导、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负责监督亲子教育各项工作、沟通家长与学校、适时组织家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支队伍密切配合形成亲子教育的科学网络。
2、计划合理,活动安排落实、总结落实
我校亲子教育按照《河北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工作条例》、《河北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授课教师依据小学生家长授课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每学期我校亲子教育均由专人负责授课教师和学员登记,进行工作计划安排,经亲子教育校务委员会通过后方能实施,亲子教育安排的每一项活动从筹划组织到活动记录均由专人撰写工作总结,并在职能部门交流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严格的活动组织,详实的活动总结是我校亲子教育得以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法宝。
3、规范化、特色化的教材教材落实
两年来,我校亲子教育使用的教材都是依据省家教工作《条例》《大纲》精神,以及经市、区教委主管部门推荐的具有价值的实用教材。如《小学生家长教材》,我校有许多家长订阅了《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误家教警示录》。亲子教育校务委员会成员和班主任人手一册,学校订阅了《家教》杂志,二、三年级家长全部订阅《家教周报》。目前,全校学生家长拥有家教教材率达95%。
XX年,学校集中行政、家教工作骨干、德育骨干编印了《丛台路小学家校联系手册》。手册中有老师寄语、家长心声、小学生禁语、小学生行为规范、8种不良的家教形式等。学校将手册纳入到亲子教育的教材中,家长人手一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为了使亲子教育工作进入正常轨道,制度化管理起着保证作用。为此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即:亲子教育制订工作计划、总结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评比表彰好家长制度;亲子教育考核制度;教学资料(软件)管理制度;经费投入核算制度;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亲子教育校务委员会职责等。要求亲子教育讲师团成员人手一份教材,要求进行讲课的教师制定详细的讲课后交学校存档。亲子教育统一上普及课、分年级段专题课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要求各班组织家长考勤,做好培训记录,家长听课率不低于95%。为此,学校设计了一级家长学校听课签到、记录、统计表,使班主任易于登记也便于学校进行统计。
四、上好“两课”、加强科研、实现“四化”
我校亲子教育在做到师资队伍多元化的同时还注意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形式多校化、教育活动科学化,为了使亲子教育工作面向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我校决定上好“两课”,加强科研,实现“四化”。
1、面向全体家长的普及课
两年来,我校邀请律师利用学校的校内广播系统为全体家长宣传《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请校长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聘请高校教授讲二十一世纪人才观;聘请儿童心理专家讲授儿童心理特征、请好家长讲育子经验,还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印发给每一家家长。XX年4月我校还将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家长行为规范》印成“致家长一封信”发给每一位家长扩展教学渠道。
2、分年级段的专题课
我校还结合学龄特点,安排分年级段的专题讲座,班主任为一年级讲《帮助您的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学期中还分别为家长讲《现代家庭与儿童成长》、《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孩子遵守纪律》、《独生子女家长教育》。班主任为高年级学生家长讲《家庭德育与家长素质》、《青削足适履年卫生保健》、《如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只看孩子的分数是一名合格的家长吗?》参加学习的家长感慨不已,他们说:没想到家庭教育还有这么多的学问,我们作家长是应该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正是我校精心组织的亲子教育工作,让家长们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3、加强科研,实现家教现代化
我校在亲子教育工作中首家启用了校信通工程,这是一个具有超前意识的大胆尝试。它利用发短信的方式直接与家长取得联系,这样学校和家长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给学校和老师管理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校信通经过将近一年的使用,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目前本课题正进行更大一步的尝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校的亲子教育工作以更快的步伐向家教现代化迈进!
五、坚持做了“六个一”,配合办好家长学校
为了配合亲子教育工作,我校还坚持做好“六个一”,即:一学期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先由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汇报,并就一些问题征求广大家长意见;由班主任向家长介绍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最后各科任教师介绍本学科学生学习情况;一学年组织一家长家长开放日(周)活动,将家长请进校园,请家长听(听课)、看(看主题队会、兴趣小组等活动中孩子的表现)、议(评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谈(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XX年11月我校将教学研究月活动中的一天作为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到校听、看、议、谈,下午还请家长们欣赏教师教案展、教师获奖论文展、学生优秀作业展。家长们真切的感到丛台路小学师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风采。一月有一次家长接待日,每月第四周周二下午学校校长室接待家长来访,处理家长提出的问题如有突发事件家长可随时向校长室反映;一学期班级利用小学家庭教育联系卡和家庭书面联系一次,反映学生在家在校各方面的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一学期至少与家长面谈一次,并要求班主任在《班主任实录》上做好详细的记录,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家长学校档案归类管理便于今后总结经验。
六、激励措施
为了激励家长们参加亲子教育活动,学校除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外还进行了“为国教子”好家长的评选,评选办法是由学生在设有好家长评选具体内容、分值的选选票上为自己的家长评分,经家长认同后再由班级民主推荐一名好家长参加校评。两年来,又有56位家长光荣的走上六一庆祝会的主席台接受学校颁发的证书和大红花。学校还将好家长的先进事迹在家长会表扬,并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在家长会上推广。上学期,在我校各班召开的主题中队会上总能看到两位戴红领巾的家长,原来这是我校为发挥家长作用组织各中队聘请的家长校外辅导员,少先大队也聘请了4位家长辅导员。这些活动牵着广大家长的心,形成了解人人争当好家长的热潮。
篇2:小学生亲子活动的总结
10月6日,在班级家委的商量和组织下,我们班级的亲子活动在热切期盼下开展,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在依依不舍中结束。
上午九点,家长们带着孩子提着大袋小袋吃的喝的来到了xx公园,一到目的地,家长们刚放下手中拎的食物,还没有过多的叮嘱,孩子们就像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猴子到处窜,到处钻,开心极了!一看,这边的孩子已经打起羽毛球了,那边的孩子也很有默契地跳起大绳来了,再往前看看,几个小孩迫不及待地放起风筝来了,虽然风不大,风筝飞不起,但是他们的热情高,风筝一次又一次地被扬起。呵呵,还有的孩子在踢毽子,她们姿势正确,踢中机率低,脸蛋一下子就涨红了,撅着小嘴,毫不示弱,蛮可爱的!家长们看到孩子的玩得起劲,自己也手痒痒的,很自信地在孩子面前露一手,你看,这位家长的毽子踢地多厉害,连续十几下都气不喘:瞧瞧,这位家长大绳也跳地不甘落后呢,一上一下,一起一落,跳出节奏跳出动感来呢!虽然孩子和家长来小琅环游玩已经不计其数,但是跟不同的人来就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收获,看着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家长们回到童时的天真,我心里甜滋滋的,也被家长和孩子的快乐感染了,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其中去。
疯狂过后,大家的肚子都咕噜咕噜叫了,用心的家长们拿出了自己的食物跟大家分享,包子啦,马蹄糕啦,面包啦,火龙果啦,饼干啦,饮料啦……应有尽有,家长们边吃边聊,谈天说地,拉家常的、研究手中食物做法的、分享教育孩子好方法的……聚在一起好不热闹!孩子们呢,玩的玩,唱的唱,跳的跳,吃的吃……悠闲自在!谈笑声,欢笑声,吸引了前来游玩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他们有的被孩子们的童真感染了,驻足拍照,捕捉孩子们的开心一刻,分享在微博微信上,有的跟孩子们玩起来了……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快,活动时间接近尾声,大家都互说再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活动过后,我收获了开心的同时,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与感谢,这次亲子活动全赖于家委的精心策划和发动,她们想得周到细致,安排得井然有序,有了这样一支家长队伍,深信我们的班级会越来越好!
篇3:小学生亲子活动的总结
活动招募过程中有三个家长报名参加活动,在报名结束后访谈过程中,两个家长说不能陪孩子参加活动,因为是亲子活动,家长不能参加就不符合活动对参与者的要求;再次招募没有招到人,经过征求小帅哥和他妈妈的意见,最后决定做小帅哥一家的个案活动。
一、参与者基本情况
本活动是一个亲子活动,参与者家庭均为汉族,无宗教信仰。一家三口,儿子、儿子的爸爸和妈妈。母亲和儿子参与活动,孩子10岁,小学四年级;母亲43岁,大学毕业,专职妈妈。其他说明:活动进行中,有几个朋友看到这个活动,想了解活动具体情况,参与了几次活动。
二、个案目标
经讨论活动目标定在孩子专注力提升,因为孩子妈妈认为孩子学习时无法安心写作业、无法安静听讲、做作业粗心大意。个案目标细分为:
1、快速找出目标物;
2、能较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
3、能经过训练自主完成需要预先设计、分步骤进行的简单工作。
三、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参与者基本情况和个案目标,确定每周1次活动,活动前进行注意力测试舒尔特方格量表测试,活动结束前根据孩子和妈妈的情况进行肯定陈述练习,包括活动总结分享每次活动至少120分钟。
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一次活动给盆花配土、换盆、浇水;通过活动认识孩子;
(二)第二次活动给盆花配土、换盆、浇水;了解生命的需要;
(三)第三次活动在学校后山林间漫步,发现香味植物;
(四)第四次活动在学校后山林间漫步,捡拾叶片、敲击叶拓制作;
(五)第五次活动在学校后山林间漫步,寻找叶片,颜料叶拓制作;
(六)第六次活动选取几种蔬菜,进行各种切面拓印;
(七)第七次活动自主选取植物材料,在衣服或者鞋子上创作拓印;
(八)第八次活动是收获自己照顾的蘑菇,烹调食用。
四、具体实施记录
(一)第一次活动没有设计更多的目标,主要是观察和了解参与者的基本能力和行为习惯。
配土的过程小帅哥可以较长时间(30分钟以上)停留在他手里的工作上,后来因为妈妈看到虫子尖叫,小帅哥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虫子上去了,再后来他研究仙人掌的刺研究了半天。妈妈说小帅哥超喜欢虫子,因为之前换盆发现有金龟子幼虫,与小帅哥商量确定做一次发现金龟子的活动,所以方案在第一次活动后调整了内容,把第二次活动改成发现土壤昆虫,把原来设计的香味植物识别改成了捕捉昆虫。
(二)第二次活动主要是发现土壤昆虫;活动开始后,跟小帅哥一起慢慢把最大盆栽的土球倒腾出来,再把土球敲散,很遗憾这一盆没有金龟子。孩子一直很小心,怕伤到金龟子;其他盆栽搬过来,慢慢把土球空出来。突然孩子惊喜的大笑“金龟子”,我凑过去一看,有几只白白胖胖的蛴螬在慢慢蠕动,我们在土球里又剥离出几只肥肥胖胖的金龟子,有一个钻在植物根里藏着,我们最后得到五枚金龟子幼虫。孩子用叶子轻轻把金龟子挪到纸杯里,孩子还拍下了比较满意的金龟子的视频画面。这次活动整个过程小帅哥都没有分心,没有多余的小动作,非常专注。
(三)第三次活动后山林间捕捉昆虫;这次活动有另外两家家长和孩子参与。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在林中各自用自己的方法寻找昆虫,捕捉昆虫,也都是专注的,没有打岔行为。
(四)第四次活动后山林间捡拾叶片,进行叶拓;从这次开始连续设计了四次拓印活动,每一次都是下一次的基础。叶拓活动相较前面几次活动慢慢进入复杂练习:收集素材的设计需要参与者根据情况在丰富的自然素材中有所取舍;需要参与者对颜色敏感,对形状进行区分;拓印过程需要参与者根据叶片的具体情况决定敲打的力度;作品制作给参与者不断练习构图的训练。这次活动小帅哥注意力尚可,基本上没有分神。
(五)第五次活动后山林间漫步,寻找叶片,完成颜料叶拓制作;活动过程需要让参与者去尝试:不同颜色的组合会出现什么颜色,不同的浓度拓出来会有什么效果,我们平常用背面拓印,想用正面拓出来看看效果那就让他去尝试好了。
这个活动小帅哥比较难静心:他经常把各种各样的颜色都弄一点出来,混合后的颜色他不喜欢,反复去清洗调色盘,洗一次调色盘就玩一会。这里是活动设计对调色的分步方法没有提前告知和演练,造成参与者的困惑。
(六)第六次活动选取蔬菜进行切面拓印;因为已经做过一次使用颜料的植物拓了,所以调色还是很快的,用植物的切面拓印还有点难掌握。与上次一样,这次活动小帅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因为种种原因,第七次活动内容重复做了一次。
(七)第七次活动自主选取植物材料,在衣服或者鞋子上拓印创作;虽然经过前几轮的练习,调色、轮廓、细节等过程小帅哥已经有一点经验了,但是小帅哥刚开始一直在玩,东摸摸西看看;小帅哥妈妈说不知道怎么创作,森林疗养师的作品出来后,小帅哥才慢慢进入感觉,小帅哥妈妈也跟他一起开始创作。孩子一步一步还算有计划,最后完成了她的群芳争妍。
(八)第八次活动是收获自己照顾的蘑菇,烹调食用: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在家里也慢慢习惯照顾植物,慢慢让自己做事有条有理,最后享受植物的成果。第二次收获蘑菇后刚好六一儿童节,小帅哥自己亲自处理蘑菇并主厨烹调蘑菇。
五、每次活动总结
每次活动结束前做活动总结,让参加的人说一下活动感受,或者有什么值得高兴地,有什么可以讲给大家听的。在活动总结的环节,这个小帅哥看起来总是不自在,扭来扭去,东张西望。
六、效果评估方法
1、用注意力测试舒尔特方格量表测试小帅哥快速找出目标物的能力,25个数字,从第一次测量1分2秒4到最后一次测量结果为30秒6,孩子的注意力明显提高。
2、在具体的活动中用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评价,小帅哥对他感兴趣的事情具有长时间专注力,对他没兴趣或者没有信心的事情长时间专注力不足;
3、小帅哥能够通过预先设计、分步骤进行植物拓的创做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他具有组织行为的能力,这显示了他的注意力能力。
七、关于专注力
(德)劳特(Lauth,G.W.)、(德)施洛特克(Schlottke,P.F.)所著《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描述了“注意力缺失”的特征:经常马马虎虎、错误百出;行为往往缺乏计划、考虑不周、没有事先想好便行动;很难专注的完成一件事、总是对新事物感到好奇并且快速转移目标、无法持续掌握行动目的等。
书中还论述了:注意力是指某人能将计划好的、复杂的工作,有目标且持续地完成。注意力是一个复杂的行为结果:注意力并非人们“拥有”的终结能力,而是当下的表现;行动者掌握必要的操作机制(能力、技巧、知识及经验),其过程是在有目的的方式下进行(事前的计划、技巧性地进行、有目标地安排行动步骤、依目标修正过程)
确实掌控行动(灵活运用先前的经验、避免未经考虑及错误的反应、检视整个过程、检查行动的结果)。
八、本次活动小结
1、小帅哥做他喜欢的事情比如发现蛴螬、抓昆虫、敲击叶拓,有足够的专注力,无论是时间长度,还是视觉、听觉和身体运动的配合;
2、小帅哥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比如调色植物拓印、总结分享等,他自己会不在状态,动来动去,会不耐烦;
3、做喜欢的事情不容易被干扰,比如看虫子的时候,你无法干扰到他;做不是很喜欢的事情容易被干扰,比如第一次换土的时候,妈妈的叫声,让他关注昆虫去了,后来昆虫藏起来了,他又去研究仙人掌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