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小学教师安全工作计划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都个家庭的悲欢。而五年级的孩子仿佛初生牛犊,安全意识非常淡漠,所以安全教关系着一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对于安全教育的有力指导下,各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得到了各科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工作重点
1、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2、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4、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5、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三、具体措施
1、配合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室内课,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常识安全教育
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室内课,教育孩子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统一安排布置,认真做好准备活动,遵守运动规则,杜绝发生哄闹现象,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醒孩子,课间、课后在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不允许攀爬体育器材。
2、利用“周周讲”,强化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
①防火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要将火柴、打火机和刀具等物品装在身上;不要将鞭炮、火药等易爆当作玩具带进校园;不得玩弄、搬动消防器材。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晓之以危险、危害所在,教育学生远离危险品。
②、防毒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在学校巷道及校门口等摊点上购买任何不符合卫生规范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带各种药品进入校园,远离毒品。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③、劳动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在做卫生值日工作时,不准玩耍劳动工具,杜绝拿着工具追逐打闹,以防造成意外的伤害;擦玻璃时要防止划伤,高层楼窗户只需掸尘,防止失足坠楼;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时,听从老师的安排,确保安全。
④、防电安全教育
严禁乱动日光灯管、保护电器插头、插座,发现盖板破损、电线落地立即报告老师。
3、结合品德生活课,进行安全教育
①.教育学生在校园内做到“轻声慢步”,课间不追打皮闹;看懂教材图画的内容,懂得在楼梯上追打皮闹的危险性,明确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
②、上学、放学自觉排队,有秩序地进、出校门;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③、教会孩子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④、教会孩子安全饮用纯净水的方法:先适当地倒一些冷水,再慢慢添加一些热水,以防烫伤。
4、利用班会课进行日常安全教育
班主任老师每周利用班会课强调日常安全事项:①、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教室内追逐哄闹;②、不自行攀高、坐窗、爬护栏等,防止发生伤害事故;③、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无故滞留校园或在路上玩耍;④、养成离校关窗、锁门的习惯。
篇2:小学教师安全工作计划
一、计划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校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教师在保障学生安全方面的责任愈加重要。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提升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显得尤为必要。
二、计划目标
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提升教师的安全责任感和应急处理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提高全体教师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参与到校园安全工作中。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工作的责任和流程。
3.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整改。
三、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同时,校园内的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四、实施步骤
1.安全意识提升
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内容包括校园安全、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应对等。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制度建设
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流程。制定《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同时,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3.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包括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突发事件应对等。演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能熟悉应急流程。演练后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安全设施建设
对校园内的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消防器材、监控设备、紧急疏散通道等设施完好有效。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必要的安全设施,提升校园的安全防护能力。
5.安全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关注校园内的危险源和安全死角。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记录排查结果和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五、数据支持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提升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施本计划,预计能够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30%以上。
六、预期成果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成果:
1.全体教师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能够主动参与到校园安全工作中。
2.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安全工作责任明确,流程规范。
3.教师和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4.校园安全设施得到改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整改。
七、总结与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定期评估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通过不断努力,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的校园中快乐成长。
篇3:小学教师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的工作目标,不断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杜绝不测事故的发生,保证个人授课工作顺利进行,特拟定本计划:
一、教师自己安全责任
1、积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模范履行教师职业规范,提高自身修养。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车、规范停车,不乘坐或驾驶无牌无证的各种灵巧车辆,不酒后驾车,不无证驾驶。
3、出门时,要保护教师形象,注意人身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4、在平常工作中做到安全用电,不擅自拆卸或安装各种电器设施。
5、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及公益劳动,要做到遵守序次,注意安全。
6、在实验、计算机、体育授课活动中,做到正确操作,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施、器械和药品,的确保障自己与学生的安全。
7、安全上网,懂得利用网络流传病毒、反动信息、色情信息、垃圾邮件是违纪行为;非法攻击和进入别人计算机、 服务器是违纪行为; 要远离色情网站, 不要轻易运行电子邮件里的附件,在网络上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等。
8、在八小时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内,不酗酒、不参加赌博等不健康的活动。
二、保护学生安全工作职责
1、在工作中要关心、珍爱学生,要敬爱学生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给学生部署过分的处分性作业。
2、要教育学生在校园内不追赶打闹,不随意登攀校内建筑物及大型器械,严禁在楼梯的扶手上滑溜和走廊的护栏上登攀,若发现学生进行不安全活动时,要及时进行制止和教育。
3、要认真参加值日工作,准时上、下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办理偶发事件,劝阻学生玩不正当的游戏、危险性活动,放学做好清校工作,督促学生准时离校。
4、要遵守“谁上课谁负责 ”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观察、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防范发生安全事故。
5、在授课中坚守岗位,不中途擅自走开岗位,严禁学生随意擅自走开授课场所,不将学生驱赶出教室,不以任何原因让学生走开校园, 对学生突发疾病、不测伤害等事件, 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稳当办理。
6、上课要严格点名制度,若发现学生少勤,要认真咨询其原因,若情况异常,要及时见告学校领导,并稳当办理。
7、在授课中要对学生进行实验课、计算机课、体育课安全教育,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要认真检查授课场所及所使用的实验仪器、电源、药品和体育器械等,除掉隐患,防范由于教师或学生使用不当而以致安全事故。
8、准时放学,未经学校赞同,不得提前放学。放学后不滞留学生。
9、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急救知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组织救护,保护现场,及时见告受伤学生的家长,并向学校报告。
10、组织睁开各种校外活动, 必定经学校赞同, 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11、对班级安全工作要做到 “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制度健全,措施有力,常抓不懈,保证安全”。经常到班级教室观察、 如期检查供学生教育授课及睁开活动的所有设施,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及时排查。
篇4:小学教师安全工作计划
安全就是生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根据学生的特点,继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了进一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安全,把“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特拟定本计划。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班级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安全教育。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二、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学习学校里有关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抓好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来回路上注意自己的行走安全,街上人多拥挤,要提高警惕,及时避让,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打闹玩耍。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次序的进出教室;不随便去操场玩耍;不攀爬篮球杆等危险的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4、不能带刀或其它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不随意触碰电源插座和开关。
7、上课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铅笔、钢笔等,不用笔戳同学;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尽量不带钱和贵重物品来校,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拾到或丢了什么东西,及时报告老师。
9、提醒学生们讲卫生,讲安全。
10、凡大扫除、劳动课,老师都应亲自在场,带头搞好班级卫生,督促学生注意安全。平时教育孩子离开教室要及时的关灯,晚上下学还要关好门窗。
以上各项要点认真讲解。此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让学生在安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学习,让家长放心,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