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计划背景
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这项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篮球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因此,设立篮球兴趣班成为满足青少年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在篮球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团队意识。
二、核心目标
篮球兴趣班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具体目标包括:
1.提升学生的投篮、运球、传球等基本技能
2.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灵活性、协调性和耐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合作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竞争意识
三、课程设置
篮球兴趣班的课程设置将分为基础技能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战术意识培养以及团队活动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技能训练
基础技能训练将涵盖投篮、传球、运球和防守等基本技能。每个技能的训练时间为2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投篮训练:包括定点投篮、运球投篮和罚球练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传球训练:通过不同的传球方式(胸前传球、击地传球等)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和准确性。
.运球训练:包括基础运球、变向运球和突破运球,帮助学生提高控球能力和灵活性。
.防守训练:通过一对一和团队防守训练,提高学生的防守意识和反应能力。
2.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将结合篮球运动特点,增强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训练内容包括:
.力量训练:利用自身体重进行力量训练,如俯卧撑、深蹲等。
.速度训练:通过短跑和敏捷性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
.耐力训练:安排长跑和间歇性跑步,增强心肺功能。
.灵活性训练:通过拉伸和柔韧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战术意识培养
战术意识培养将通过模拟比赛和战术讲解,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配合意识。训练内容包括:
.战术讲解:针对不同的比赛情况进行战术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篮球战术。
.模拟比赛:定期组织小型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的技能和战术。
.录像分析:观看优秀比赛录像,分析运动员的表现和战术运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战术理解。
4.团队活动
团队活动将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游戏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活动内容包括:
.团队协作游戏:通过趣味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团队精神。
.集体讨论:定期组织团队讨论会,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受,增强沟通能力。
.团建活动:安排户外拓展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节点
为了确保篮球兴趣班的顺利推进,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整个计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个月)
1.招生宣传:通过校园宣传、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招生,确定参加学生的名单。
2.教练培训:对篮球教练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安全意识。
3.场地准备:确保篮球场地的安全与设施的完好,满足训练需求。
第二阶段:基础训练阶段(3个月)
1.技能训练:集中进行基础技能训练,每周安排3次课,每次2小时。
2.身体素质训练:结合技能训练,安排每周1-2次身体素质训练。
3.阶段性考核:每个月进行一次技能考核,记录学生的进步情况。
第三阶段:战术与实战阶段(2个月)
1.战术训练:每周安排1-2次战术训练,提升学生的战术意识。
2.模拟比赛:定期组织小型比赛,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3.录像分析:每月进行一次录像分析,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第四阶段:总结与提升阶段(1个月)
1.总结分享:组织总结会,让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2.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兴趣班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3.成果展示:举办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训练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预期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成果:
1.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显著提高,能够熟练运用投篮、传球、运球等基本技术。
2.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增强了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
3.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能够在比赛中有效配合,展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4.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得到锻炼,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六、可持续性与发展
为确保篮球兴趣班的可持续性与发展,需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篮球赛事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更高水平的竞争,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与当地篮球俱乐部和学校的合作,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篮球水平。最终,篮球兴趣班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篮球技能,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团队意识,助力其全面发展。
篇2: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目的和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身体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名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半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5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三、训练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3——5米间的中远投。
(2)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
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
5.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
(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时机。
6.阵地进攻。
(1)进攻原则:
①动中打,运动中形成各个击破,组织掩护配合。
②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为主,中投为主,重点培养中远投手。③在策应的基础上,发展移动中掩护与突破分球,发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篮。
④增强个人过硬技术,个人突破能力,发展底线配合,组织中投配合,调动防守。
四、进度安排表
1.第一周:学习移动技术
2.第二周:A学习运球技术、B双手胸前传接球
3.第三周:A复习移动技术、B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C复习原地运球技术、D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行进间高、低运球)
4.第四周:A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B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
5.第五周:A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B学习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6.第六周:A复习移动技术、B学习变向运球技术、运球急停急起技术、C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7.第七周:A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B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C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8.第八周:A复习防守移动技术、B学习防运球
9.第九周:A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B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10.第十周: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B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11.第十一周:A复习移动技术、B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C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12.第十二周:A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B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13.第十三周:A复习防守移动技术、B罚球比赛、C学习防投篮
14.第十四周:A学习防守有球队员、B学习抢防守蓝板球技术、C学习防守无球队员(放纵、横切)
15.第十五周:A学习抢进攻蓝板球、B学习防守无球队员
16.第十六周:A复习进攻技术、B总复习
17.第十七周:A复习攻守技术、B复习防守有球队员、C复习进攻技术
18.第十八周:A复习攻守技术、B复习传切配合、突分配合、C学习掩护配合
19.第十九周:A复习攻守技术、B复习掩护配合、C介绍策应配合
20.第二十周:A学习行进间传接球上篮、B学习快攻战术
过人:在直径3米的圆圈内,2人各占半贺。一个防守,一个设法得用晃动,躲闪等假动作摆脱防守者进入对方防守区,交替进行,要求不准拉人,撞人。
手触膝: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双方在移动中式机手触对方膝盖部位,身体素质良好者可加一些鱼跃动作,触膝次数少者受罚,要求积极主支进攻对方,
躲闪摸肩,2人站在直径2.5米的圆圈中,做1对1巧摸对方左肩练习,要求计算30秒摸中次数。
如何过人以及攻防
过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人到地,盲目的过人是没用的。
要使人倒地,必须是对方判断错误方向才可以倒地。以你过人的那时与篮筐之间画一条直线,如果你最后的动作是向右去的,在最后的那一刻,如果对方站在这条线以左,并且在晃到范围内,就可倒地。而向后运球是当且仅当在晃倒范围内,在这条直线的一个扇形上,对方正在后退,则会直接倒地。
后卫过人十大招数(以90度正对篮筐向右过人为例)
招数一:普通过人(原始动作过人)
方法:在人离一个身位的同时,按方向左+A,然后按方向键右。优点:动作比较快,如果对方跟着你第一个动作向左的话就直接倒地。运用:如果这个时候对方站的位置偏右,可以选择直接方向键左+A。不需要再向右了也可以倒地。
招数二:胯下运球
方法:在离防守的人一对一点五个身位的时候用,方法同普通过人。优点:没法判断出方向,所有过人动作里面(包括F的背身运球)唯一一个没法事先判断方向的技能。放慢动作,可以组合为任何一个除原始过人的过人动作。
演变:同普通过人。
招数三:背身1运球
方法:在离人半个身位的同时使用。
优点:动作幅度小,并且可以直接绕到防守队员的后45度左右的地方,过人之后即使不倒地,也可以轻松且入内线。
演变:可以先做出胯下运球的起始动作,然后接背身1运球过人,对手预判方向性比较难。
招数四:背身2运球
方法:越近越好,后卫最好的过人技巧。最远1个半身位也可以晃倒人。是最实用的过人动作之一。
优点:晃动的距离远,除去准备动作外(用左右方向假动作),过人的时候动作位移快。但是比较容易被对手预判,几乎无法使用“W”键撞一下。
篇3: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计划目标
篮球兴趣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篮球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帮助学生在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篮球水平的目的。
二、背景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许多学生在技术和战术方面缺乏系统的训练,导致他们在比赛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篮球兴趣班的设立旨在填补这一空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锻炼平台。
三、实施步骤
1.招募学员
通过学校宣传、社区推广等方式,招募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设定年龄范围为8至16岁,确保学员的基础水平相对接近。计划招募学员人数为30人,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
2.制定课程安排
课程分为基础训练、技能提升、战术演练和比赛实战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安排如下:
基础训练: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周安排两次,每次90分钟。
技能提升: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技能训练。每周安排一次,每次60分钟。
战术演练:教授基本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帮助学员理解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每周安排一次,每次60分钟。
比赛实战:定期组织内部比赛,检验学员的训练成果,增强实战经验。每月安排一次,每次120分钟。
3.教练团队建设
组建一支专业的教练团队,确保每位教练具备丰富的篮球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计划聘请2名全职教练和若干兼职教练,负责不同班级的教学工作。教练团队的培训和考核将定期进行,以确保教学质量。
4.设施与器材准备
确保训练场地的安全和器材的完备。篮球场地需符合标准,配备足够的篮球、训练器材和安全设施。计划与当地体育中心合作,租用场地,并定期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
5.学员评估与反馈
建立学员评估机制,定期对学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技术水平、战术理解、团队合作等方面。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并向家长反馈学员的进步情况。
四、数据支持
根据市场调研,篮球兴趣班的学员人数预计为30人,课程费用为每学期2000元。预计每学期的收入为60000元。支出方面,包括教练工资、场地租赁、器材购置等,预计总支出为40000元。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预计每学期可实现盈利20000元。
五、预期成果
通过一学期的系统训练,学员的篮球技能将有显著提升,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学员的身体素质将得到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将明显提高。期望在学期末举办一次篮球比赛,展示学员的训练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可持续性措施
为了确保篮球兴趣班的可持续发展,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评估与调整:根据学员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支持力度。
拓展活动:计划组织篮球夏令营、冬令营等拓展活动,增加学员的参与机会,提升兴趣班的吸引力。
七、总结
篮球兴趣班的设立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锻炼平台,帮助他们在篮球技能、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专业的教练团队,期望能够培养出一批热爱篮球、具备一定水平的年轻球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引言
篮球是一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运动,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小学篮球兴趣班的开设,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篮球技能、享受篮球乐趣的平台。本教学计划方案将围绕小学篮球兴趣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篮球水平,同时收获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童年。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掌握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熟练运用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
能够在比赛中运用简单的战术配合。
2.身体素质目标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增强耐力、速度和力量。
3.心理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4.社会交往目标
学会尊重对手和裁判。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
1.基础技能训练
球性练习:熟悉篮球,提高球感。
运球训练: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和变向运球。
传球训练:学习胸前传球、击地传球等。
投篮训练:纠正投篮姿势,提高命中率。
2.战术配合
进攻战术:学习基本的跑位、掩护、切入等。
防守战术:掌握区域防守和盯人防守的基本原则。
3.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学习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了解裁判的手势和判罚。
4.体能训练
耐力训练:折返跑、变速跑等。
力量训练:哑铃、俯卧撑等。
灵活性训练:跳绳、绕杆跑等。
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并模仿正确的篮球动作。
2.分组练习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游戏法
将篮球技能融入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比赛法
定期组织班级内部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
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记录、测试和比赛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篮球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鼓励和促进他们的进步。
安全措施
确保场地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防止学生过度疲劳。
教授学生安全防护知识,如如何正确摔倒、避免受伤等。
配备专业的医疗急救人员和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小学篮球兴趣班的教学计划方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教授篮球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高效的篮球学习环境,使他们在篮球运动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篇5: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小学篮球兴趣班的教学计划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篮球技能。以下是一份小学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的详细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篮球兴趣班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同时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2.具体目标
.掌握正确的投篮姿势,提高投篮命中率。
.熟练运用基本的运球技巧,包括双手运球和单手运球。
.学会多种传球方式,如胸前传球、击地传球等。
.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能够参与简单的比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内容
基础技能训练
1.运球
.学习正确的运球姿势和节奏。
.练习双手运球和单手运球。
.提高运球的稳定性和速度。
2.传球
.掌握胸前传球和击地传球的技巧。
.学习如何准确判断传球时机和目标。
3.投篮
.学习正确的投篮姿势和出手角度。
.练习不同距离的投篮,包括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投篮。
.提高投篮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战术配合训练
1.进攻战术
.学习基本的进攻战术,如传切配合、挡拆配合等。
.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执行能力。
2.防守战术
.教授基本的防守原则,如盯人防守、区域防守等。
.训练学生的防守脚步和身体对抗能力。
四.比赛实践
组织小型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应用所学技能和战术。
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和竞技精神。
五.教学方法
1.采用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的篮球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技能分解成简单的步骤进行教学。
3.实施分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和指导。
4.利用视频教学和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基础技能训练(前4周)
2.第二阶段:战术配合训练(第5-8周)
3.第三阶段:比赛实践与提高(第9-12周)
七.评估与反馈
1.通过观察、记录和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2.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进步与不足。
八.安全与健康管理
1.强调安全意识,教授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2.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学生身体状况适合参加篮球训练。
3.提供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措施,防止过度训练。
九.结语
小学篮球兴趣班教学计划的制定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篮球运动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