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在医院“创二甲”的主旋律中,新的一年如期而至,这一年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人心,认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年度,我们将以“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立题,现将急诊科护理计划拟定如下:
一、强化护士的“三基”训练及专科技能训练
1.熟练掌握常见病得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除颤仪、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二、加强人文知识学习,提高护士的集体素养
参加学习医院、护理部举办的护理文化学习如礼仪、沟通等,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提升自身素养。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水平
科室有计划的向医院申请选送部分护士外出短期进修,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四、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
1、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科室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和科室护理人员一起提出改进措施;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每周对科室的急救用品、仪器性能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100%。
五、院前急救工作和抢救室管理
加强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科人员均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抢救药品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基数与实数相符,使用后及时补充记录。
六、服务态度
实行优质服务工作,规范服务行为,注意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到“三好一落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xx年将是我科一个新的起点,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全科人员共同努力,达“二甲”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篇2: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急诊科护理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医院的年度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主题,为更好地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特制定出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掌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
4、加强废旧一次性物品的妥善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篇3: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一年工作结束了,在这一年的工作里,我们医院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发展优质服务。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目标,也是我们医院该有的目标。我们科的所有护理人员都在自己不断地努力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在我们院领导的带领下,最终我们完成了我们的任务。下面是具体总结: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X人次。参加抢救X人次。配合急诊手术X例。护理留观病人X人次。出车X车次。处理突发事件X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X。无菌物品合格率X。病历书写合格率X。护理综合满意度X。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X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
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2015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
篇4: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院党委、护理部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医院发展和规划,结合医院“十二五”工作目标,以病人为中心,继续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要求,落实好医院发展方向和愿景目标,认真贯彻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加强急诊科护理内涵及护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改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落实《三级综合评审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各项急诊护理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持续改进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注重专科护士培养,调动护士参与专业改善,力争在三甲医院评审中急诊各项护理项目达标。
落实《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拓展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项目,力争在优质护理服务专项检查中达标。
完成以下各项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目标:
1.急诊留观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2.分级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95%;
3.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95%;
4.护理服务规范化质量合格率95%;
5.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95%;
6.护理文件书写工作质量合格率95%;
7.抢救物品配备工作质量合格率95%;
8.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95%;
9.急诊科工作质量合格率95%;
10.节假日前护理安全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11.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95%;
12.输血护理质量合格率95%;
13.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检查合格率95%;
14.基础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15.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16.专科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17.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18.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合格率95%;
19.进修生、实习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95%;
20.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率100%;
21.新入科护士培训合格率100%;
22.护士继续教育培训率及合格率100%;
23.难免压疮发生次数10%;
24.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下降20%;
25.急诊护士分诊合格率95%。
三、实施方案
(一)确立护理组织管理体系
1.完善在护理部领导下的科室一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对急诊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按《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2.按照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月计划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3.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落实责任制,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责任制护理措施。
4.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5.实行急诊专业护士准入制度,规范急诊专业护士管理。
(二)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护理服务品质
1.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强对科内重点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对于得到病人点名表扬的护士给予绩效加分,并作为年底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注重对护士进行礼仪规范培训,首先从护士服务礼仪着手,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交接班规范等训练,年内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服务礼仪相关知识的培训1~2次。
2.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探索符合急诊科合理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充分结合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病人的需求,实行急诊科区域管理,做好急诊分诊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做到高、低年资护士工作合理搭配,职责分工明确,在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排班更人性化。
3.加强病房环境建设,改善基础设施:重新装修急诊科抢救室。与宣传科联系,在各个区域设计放置“责任护士工作牌”。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摸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制作各种急诊服务流程图,方便急诊患者就诊。
4.根据急诊科特点,进行创新护理服务:
与创伤骨科联合开展一体化急救链条模式,将院前急救-急诊科-急诊手术室-急诊病房联合一体化,将专科健康宣教前移,急诊护士在接诊骨伤科病人起就向病人及家属进行专科术前及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及时有效的为急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时间进行全方位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急诊留观区设立患者接待区,责任护士在接待区迎接患者及家属,向患者或家属提供健康咨询,使患者及家属在抵达病房之初就感受到温暖,建立起医护与患者间良好的信誉。设立“儿童流动开水车”,车上配备足量开水,在方便患儿家属领取开水同时避免了小儿玩耍打翻放置床头柜上保温瓶引起烫伤等事件的发生。
“服务剧本”使每名护士成为合格的“演员”。护士长根据急诊病人病情和特点做出相应情景模拟剧本,装订成册,分发到给个护士手中,大家利用业余阅读,换位思考、深刻体会、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每位护士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用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5.继续开展责任护士“首提护理级别”做法,同时加强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共同查房的实施力度,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切实解决病人实际问题,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6.开展急诊住院病人、急诊留观转科病人随访工作,通过收集回访意见,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7.全年进行满意度调查12次,每月对急诊区及留观区的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1次,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作为评价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及评选优护先进个人的重要指标。
8.根据专科特点,制作《病人动态记录本》、《急救八包交接登记本》、《出诊信息记录本》、《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等表格化记录本,完善急诊区各类记录,简化护士工作流程,把时间还给病人,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完善科室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根据病人情况及时弹性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特别是节假日,突发紧急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2.执行护理人员的准入制度,做好护理专项技术操作资格准入管理,根据专科要求针对夜班护士的准入制度、急诊专业护士的准入制度、急诊分诊护士岗位的准入制度等进行修改完善和落实。
3.落实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培训考核,修订完善护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五、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评价工作,保证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按PDcA的程序运行。
2.细化急诊护理质控管理内容,进行急诊科工作区域的分区质量控制管理,如留观区护理质量控制、抢救区护理质量控制、急诊分诊护理质量控制、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急诊输液区护理质量控制、观察诊疗区护理质量控制等质控管理。
3.规范各类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方法。
4.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目标,如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分诊准确率、院前院内急救的绿色通道管理、规范救护车管理、急救用药安全性、正确使用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急诊患者转运安全、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院前创伤患者的救护配合、建立与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安全质量目标。
5.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加强电子病历及各类护理评估单的书写规范,定期质量评价。
6.规范科室管理:运用“五常法”管理工具加强对病房药柜、设备、仓库的管理。各类物品、药品定点放置,标签清晰,专人管理,做到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7.加强急诊病人转运的环节管理:确保护理评估制度的落实,特别是对危重病人、有跌倒风险等高危病人检查前的评估及与转运者交接流程上的落实,确保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8.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管理,进行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及能力,实习护士要求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
9.加强六类病人的风险管理:针对疑难及危重病人、有医疗纠纷或纠纷隐患的病人及特殊病人等均需按照相关规定逐一上报,每班做好交接工作,各科室做好对有医疗纠纷或纠纷隐患病人的风险应急预案培训。
10.加强护理应急演练,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要求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术,组织护士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4次,参加年内全院举办护理应急演练比赛一次。
1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加大护理一级质控的监管力度,针对午间、晚间、节假日前的护理工作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通过每月护理质控分析会及护士长例会进行通报警示,以院内外护理不良事件为实例进行1,2次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12.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科内多次出现或经常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来进行改善,参加品管圈成果汇报比赛。
六、加强护理人才与学科建设,切实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1.注重培养急诊多元化专业护士,完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制度,实施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急救技能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对轮转护士进行临床基础理论及技能操作的培训;鼓励护理人员业余学习,参加自考本科、研究生的学习班;对于富有创新精神和管理意识的护理人员,重点培养其科研教学和管理方面的能力;计划选送护理骨干2人到区卫生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习,选送1,2名护理骨干外到省内外大医院进修学习,根据工作需要选送护士进行院内进修及短期培训班的学习等,有计划培养急诊专业护士,能够胜任急诊科工作。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或科研工作,力争开展新技术、科研立项各1-2项,要求N3级以上护士每年发表论文一篇。
2.做好护理人员层级培训与考核,对于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士按照规范化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与考核,对于继续教育培训的护士,跟据科教科培训计划进行考核,完善护士层级培训档案本。组织构建好各专科护理技术人员架构,加强专业护士的学历深造提升,鼓励支持在职人员参加护理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提高专业的护理研究能力,带动学科发展。
七、做好护理教学管理工作
加强护理教学管理,安排N2级以上具备带教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建立健全评教评学体系,通过开展进修生、实习生对科室、教学老师教学评价;带教老师对进修生、实习生评价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教学能力的,达到培养合格实习生及进修生的目的。
八、创等工作
1.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完善各项资料,确保各项资料指标有效落实,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明确职责。
2.根据等级办护理组工作安排,做好“三甲”复审各项工作,对可能丢分条款及项目以书面形式报告等级办。
3.制定科室护理“三甲”复审工作培训考核时间安排表,对制定的制度、职责、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急危重症的护理、抢救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进行培训考核,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4.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迎检礼仪培训,人人掌握迎检礼仪标准,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迎接专家评审,力争急诊科在三甲医院评审中各项护理项目达标。
九、其他
1.配合院部及护理部开展各项工作,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
2.协助保健科做好在押犯人体检工作。
3.与信息科联系,完善急诊信息系统。
4.执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保证急诊患者绿色通道的有效性。
5.做好急诊感染管理控制工作。
6.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及应对工作。
篇5: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临床护理品质管理
1、拟订急诊护理的各项划定制度,岗位职责,护理通例,应急预案,抢救流程,并归入分层培训学习内容中,认真落实交接班。
2、建立质控小组和感控小组,由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担当,建立带教小组,指定总带教老师。
3、根据护理部要求,拟订急诊科护理品质控制规范。充足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发动所有的护理人员参与质控,每周对科室护理品质进行一次核查,每周小结,每个月总结一次。
4、每个月召开会议。议论质控和感控工作中的问题,每季度提出品质持续改良。弘扬优点,改过不足之处
5、根据急诊的实际工作量,推行弹性排班。对护理人员的排班进行合理化的调整,确保护理品质与安全
6、加强危重病人的抢救与转运,完善抢救记录,严苛落实危重病人的转运交接手续。
二、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
1、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 科室护士长每个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原因剖析和科室护理人员一同提出改良举措。创立危险管理意识,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对突发性群体伤有一定的应急预案。严苛推行“三查,八对”制度,抢救用品、仪器设专人管理。每周进行常规检验,即时发现问题即时维修,维持抢救设施的完好率达 100%。
2、提防纠葛,完善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危重抢救记录,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抢救记录要在规准时间内按要求达成。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单的填写要做到真切,客观,认真的记录并署名
三、加强专科培训,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
1、安排整年的业务学习规划。做到每个月有理论培训和技术操作相联合。不定期安排专业小组成员传授各专科理论知识。由总带教老师负责查核记录。
2、每季度安排一次训练,争取人人都能参加。鼓励护士自学,组织护士积极参加护理部的持续教育项目标培训。
3、规范急诊专业护士中心本领的培训规划,按照中心本领手册上的中心理论与中心技术要求,拟订各层级的分层培训计划,细化每个层级护士的职责和查核规范,推行按层级培训。
4、熟练掌握心肺苏醒、除颤仪、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有四项操作的查核记录。
5、熟练外伤缝合的配合办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6、全自动心肺苏醒仪申请购置成功后进行全科培训查核
7、鼓励护理人员业余学习,参加自考大专、本科的学习班。对参加院内操作技术查核成绩优秀者科室赐予一定的奖赏。
四、规范实习生带教
1、对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危险意识及本领
2、拟订详尽的带教规划,由高年资经验丰富护师护理人员带教;总带教负责每个月一次教导查房,实习结束后,对学习生进行理论、操作查核。
五、院前抢救工作管理
1、进行院前抢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2、120班24小时在岗,确保在规准时间内出诊。
3、院前抢救工作到位,护士下车后必须携带氧气袋,抢救箱达到现场,根据医嘱进行相映的抢救。
4、转运途中加强重病人的病情察看,住院患者需与病房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填写转运交接。
六、展开优质护理工作
1、持续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形式,拟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的 2018年详尽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根据工作本领、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
3、优化急诊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为病人提供简洁通畅的就诊流程,为急诊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4、护士可以熟练掌握常有危重症的护理和监护技术。
5、急诊抢救事业任重道远,抢救知识革故鼎新,2018年我们急诊科将以更矫健的步伐和求实的革新的精神,坚持规范管理,不断决心进步,争创患者满意的科室。
篇6: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一、目标:提供高质量的急诊科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工作计划
1.了解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并熟悉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2.维护急诊科病房的整洁和卫生,确保患者环境的安全。
3.聆听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提供专业的急诊科护理服务。
4.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压、体温、脉搏等,并及时记录和汇报。
5.协助医生进行各类医疗操作和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
6.针对不同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7.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病情、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
8.在急诊科团队中积极沟通和合作,确保患者的护理工作有机衔接。
9.遵守医院和部门的规章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10.持续进行自我学习和专业知识更新,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和素质。
三、指标和评估
1.每日患者满意度评估表的填写和分析,及时调整护理服务的提供方式。
2.监测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及时纠正错误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患者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评估,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4.参与急诊科团队例会和病例讨论,共同改进急诊科护理工作。
四、时间安排
1.每周参与急诊科团队例会,汇报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2.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讨论,分享护理经验和学习心得。
3.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4.按照排班表执行急诊科护理工作,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提供给你一些指导和灵感。任何时候如果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或改进,请及时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讨论。谢谢!